中国家装的产品链条,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借助山寨起家。激烈的竞争让缺乏品牌内涵的中国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持续挤压,劳动成本和资源成本逐步上升,让中国企业面临更加严酷的环境,如何摆脱廉价生产和恶性竞争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。
搅动家装行业时尚风云的深圳家具展和米兰家具展相继落幕,国内的室内设计及其相关行业开启年内市场新的逐鹿之战。在寻求企业发展和整个行业增长的过程中,需要看到的不仅仅是行业内活动掀起的时尚和品牌的表象,还需要看到支撑这两大增值方向的产品质量。
中国市场发展至今,一直无法摆脱“山寨”的阴影。在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阶段,中国企业通过廉价复制赚到了第一桶金,但随着全球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升,中国制造的市场竞争力正持续流失。
中国家装的产品链条,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借助山寨起家。激烈的竞争让缺乏品牌内涵的中国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持续挤压,劳动成本和资源成本逐步上升,让中国企业面临更加严酷的环境,如何摆脱廉价生产和恶性竞争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。
在分析中国家装企业生存现状的时候,价格竞争一直是难以规避的话题。市场竞争带来的价格调整曾经让中国制造快速占领市场,但寻求成本控制的企业家最终走向了用品质换价格的思维模式,为其长期发展带来非常负面的连锁效应。
在延续传统的增长方式的同时,部分完成前期资本积累的企业,开始寻找产品附加值突破的途径。新的家装理念、新的室内设计潮流、新的产品销售渠道等等,都受到了整个行业的追捧。

企业舍本逐末对表象的追捧,其实是中国企业延续传统思路形成的怪相。无论是智能家居,还是绿色家居,不管是线下销售,还是互联网+,这些形式化的东西背后,都需要有高质量的产品作支撑。

追逐更高端的设计,探索发掘新的潮流,需要消费者的认可;寻求行业升级,打造有竞争力的品牌,需要消费者的信任。对消费者的分析,对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,将成为决定中国室内设计及其相关行业完成蜕变的关键。

消费升级、行业升级、效益改善和产能高效利用的依托都是产品品质。产品品质的提升除了在资本投入分配上进行新的调整,更需要在企业意识上进行升级。作为中国产业发展的中间力量,企业需要下定决心开创一股发展新气象,突破质量“固有印象”的瓶颈。